日期:2023-06-17 21:32:41 来源:科学网微信公众号
文 |《中国科学报》 记者 张双虎
从来不会冬眠的大鼠,当用超声波刺激其大脑特定部位时,竟然神奇地进入了冬眠状态。
完成这项独特研究的,是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教授陈红团队。他们找到打开大脑中控制新陈代谢开关的“遥控器”,借助超声刺激下丘脑视前区(POA)神经元,成功诱导小鼠和大鼠进入冬眠状态——体温下降,代谢速率减缓,而能量消耗大大降低。论文近日发表在《自然-代谢》上。
(相关资料图)
斯德哥尔摩大学教授Martin Jastroch没有参与该研究,他将这项工作描述为一项令人兴奋的突破,“在这篇论文之前,甚至没有人考虑过如何以安全的方式进行实验。”他认为,从理论上讲,同样的技术“很有可能”适用于人类。
如果这一假设成真的话,人类离留住青春、治疗顽疾、延年益寿等“终极梦想”就更近了一步。
受两篇《自然》论文启发,
寻找大脑开关的“遥控器”
“这项研究的亮点是通过超声波控制大脑神经元,使小老鼠进入低体温和低代谢状态(类蛰眠状态)。我们在该类神经元中,发现了感受超声波的离子通道,进而解释了该技术的潜在机理。”陈红告诉《中国科学报》。
在自然界,冬季或食物匮乏时,有些动物能进入冬眠状态。它们会降低体温、减缓代谢速率和能量消耗,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度过数月。此外,还有些动物还能短期蛰眠(torpor)——进入一种低体温、心率和代谢率,同时抑制其他身体活动的暂时低能耗状态。
对人类来说,冬眠或蛰眠无疑是神秘而充满诱惑的。太空旅行、医疗健康,我们有太多重要场景,亟需拥有这种能力。
科学家对冬眠机制的认识也在不断刷新,最初人们认为冬眠由血液中的内源性成分引起。2020年,美、日科学家在《自然》杂志背靠背发表的两篇论文指出,在小鼠下丘脑的视前区找到调控蛰眠状态的特殊神经元,通过光遗传或化学遗传手段人工激活这些神经元,能使小鼠进入可逆的蛰眠或冬眠状态。
“看到《自然》这两篇论文的时候,我们很受启发。”该论文第一作者、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博士后杨垚亨对《中国科学报》说,“这证实了冬眠由下丘脑中一个特定脑区所控制,相当于知道大脑里有这样一个控制冬眠的开关,就看我们能不能找到‘遥控器’去打开它。”
陈红团队长期致力于超声波研究,而超声波是目前已知唯一无损(没有放射性)可穿透人类颅骨,达到并对深脑区产生作用的物理波。很快,一个用超声波“遥控”冬眠控制神经元的假想被提了出来。
发现关键的1℃,
那条“大鱼”来得太突然
2021年初,陈红团队经过前期调研,正式启动该研究。他们的思路很明确:将超声波聚焦在控制冬眠的脑区,看能否引起实验小鼠的体温和代谢率变化。
一开始他们并无把握,而且当时新冠疫情吃紧,购置各种实验设备和材料很不方便,于是决定先用些简易设备进行预实验,看看方向是否正确。
2021年2月,他们从网上购买了红外测温计等设备,搭建出一个简易系统开始预实验。虽然有些前期研究,但挫折还是不邀而至。
杨垚亨说:“前期调研发现,在小鼠控制冬眠的脑区,确实有可以感受超声波的蛋白质存在,所以我们觉得假设应该是成立的,但预实验的时候,却发现超声刺激似乎没什么作用。”
直到团队准备放弃实验的时候,杨垚亨突然发现自己犯了一个“低级错误”——没给小鼠剃毛。
预实验只是要验证一下想法,所以购买的红外测温计灵敏度较低。小鼠身上的毛,会将红外探测信号全部遮挡。
发现问题后,杨垚亨找出疫情期间自助理发用的电动剃刀,将小鼠麻醉并进行“剃度”,等小鼠清醒后立刻开始实验。
“当时就看到实验结果非常robust(强劲、明显)。我们一打开超声,小鼠体温马上降了1℃多,陈红老师和我们都非常兴奋。”回忆起那个关键时刻,杨垚亨的语气仍难掩兴奋,“因为、因为,怎么说好,我们第一次看到这么robust的结果,而且是用一种无损的方式,远程控制小鼠进入这样的状态。”
方向虽然已经明确,但通向目标的路依然艰辛。实际上,陈红团队长期在超声波研究领域开疆拓土;杨垚亨也在这个领域深耕细耘了10年。
从灵感冒出,到开展预调研、预实验,再到幸运地观察到确定性结果。杨垚亨认为把握机会或抓住灵感就像捕鱼,而大脑的思绪就是大海,“我们平时接收很多信息,也会有很多新想法从思绪中溜走。而科研人员要做的是用很长时间来编织一张‘知识的渔网’,只有当这张网够大、够密时,才能捕捉到灵感的‘大鱼’”。
从小鼠到大鼠,
离人类冬眠更近一步
实验中,该团队将超声发射装置与自动化系统结合,构建出一套闭环反馈装置:一次超声刺激(持续发射10秒超声波脉冲)可使小鼠核心体温下降3℃至4℃,心率减慢47%,氧气消耗量明显下降,它们的行为也变得不活跃。
与此同时,这些小鼠的代谢途径也发生改变:从利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来产热,转变为仅用脂肪,这说明小鼠已进入低能耗的蛰眠状态。
90分钟后,小鼠体温逐渐回升,一旦达到34℃(小鼠蛰眠状态阈值),装置会再次发射超声波脉冲。就这样,小鼠可以一直保持低体温、低代谢状态。
实验持续进行了24小时,在此期间,小鼠的体温始终在32.95?±?0.45?℃,且没有出现生理损伤或异常。
“目前我们没有做更长时间的实验,主要原因是这套装置是个可穿戴式小头盔,套在小鼠脑袋上发射超声波。但它需要一种介质(凝胶状物质),这种介质暴露过久,会产生气泡使超声波衰减,所以没有进行更长时间的实验。”杨垚亨解释说。
完成小鼠实验后,研究人员又在大鼠身上展开了实验。
不过,问题来了。小鼠大脑中存在控制冬眠的神经环路,但大鼠几乎不会进入任何类似冬眠的状态,那么,它身上是否存在控制冬眠的神经环路呢?科学家并不清楚。
“我们其实面临一个基础科学问题,就是不知道大鼠在演化过程中是否保留了这些神经环路。”杨垚亨说,“如果不存在这样的神经环路,控制就无从谈起了。”
幸运的是,他们在后续研究中发现,即使不冬眠动物体内,该神经环路可能依然存在,只是它一直处于关闭状态。这为人类实现人工冬眠提供了可能。
“对比之前的文献,我们发现超声波诱导的人工冬眠状态,非常接近自然界动物的冬眠状态。”杨垚亨补充说,“但这只是观察到一系列小鼠身体指标变化,它到底有多接近自然冬眠状态,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弄清作用机理,
或可破解“终极问题”
发现小鼠和大鼠的冬眠现象后,研究人员急切想知道,这其中存在的机理。他们想搞清楚,大脑中到底哪个蛋白能感受超声波,并起到开关作用。
为此,该团队和生物信息学家、代谢领域的专家合作,用最新的生物技术进行细胞测序,把被超声激活的神经元细胞筛选出来,然后分析该细胞上所有的蛋白质RNA序列,检测到底是哪个蛋白或离子通道过表达。
这又是个艰难的历程。单细胞测序实验、数据处理、优化实验设计、排除干扰因素,这一连串工作犹如“大海捞针”。经过两年多努力,他们找到这种名为trpm2的蛋白质离子通道,确认其能感受超声波并激活神经元。
“知道人类是否有控制冬眠的神经信号通路,对科学研究来说非常关键。”陈红说,“如果人工冬眠在人身上可行,该超声技术可以通过延缓病人的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为危重病患争取更多治疗时间,从而提高他们的生存几率。”
对于心肌梗死和中风等患者来说,发病时每分钟的抢救都关乎生死。如果能让患者进入类似冬眠的状态来延缓新陈代谢过程,就可以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展望未来,人工冬眠甚至能让“绝症”患者长期处于低代谢状态,等待新药研发或医疗技术进步。
“这项聚焦超声技术是无创的,因此更容易进行临床转化,进而帮助我们解决这些终极问题。”陈红说。
https://doi.org/10.1038/s42255-023-00804-z
标签:
上一篇: 全球实时:跳下看台冲入赛场 18岁球迷被处行政拘留
下一篇: 最后一页
即时看!华人学者找到冬眠“遥控器”,方法竟然如此简单!
[视频]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持续快速增长 全球报道
全球实时:跳下看台冲入赛场 18岁球迷被处行政拘留
新仙剑奇侠传之挥剑问情兑换码大全_新消息
突发状况!北京至曼谷航班紧急备降武汉…… 最资讯
切布尔星人第二代_环球热文
川港动车今日开票,香港西九龙至成都东商务座已售罄
oppo手机hd怎么关闭通知_oppo手机hd怎么关闭_焦点精选
错换人生启动新调查?谨慎乐观-全球新动态
欧洲议会议员发问 凭什么干涉中国香港事务?
星火成炬 | 他的爱不会缺席 全球新动态
定语状语的区别是什么语法_定语状语的区别是什么
世界看点:浚县大伾山脚下有一座帝王之城,这里的黄河两岸埋着7座千年故城!
学跳街舞有什么好处_学跳街舞有什么好处
【中考】直击中考首日,西山区平稳顺利! 天天观察
宁嫔是谁 宁嫔扮演者|今日关注
当前关注:王菲的“私服”低调却很时髦,灰针织衫配绑腿裤,简约大气又精神
陕西华山技师学院是大专吗(陕西华山技师学院)
环球快报:哪张信用卡容易通过?资质一般就选这3张!
行业龙头齐聚中德产业园共商发展大计
如何评价董路把村超比作广场舞,“他们改变不了中国足球,大家到此为止吧”?|天天百事通
“看到孩子们不断进步,我很快乐”(帮扶县驻村手记)-观热点
实时:暗黑破坏神4布蕾嘉的编年史任务怎么做
盐城市优化金融服务激活实体动能 世界速看
宏发股份:6月16日融券净卖出7000股,连续3日累计净卖出8.76万股|即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