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市场

【星岛热评】善待金庸图书馆,怎可焚琴煮鹤|环球简讯

日期:2023-05-11 10:02:53 来源:星岛环球网


【资料图】

当代华人,几乎没有一个不知道金庸的,上至领袖,下至贫民,世人对金庸的武侠小说津津乐道。确实,金庸写了多部武侠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并且不断翻拍。却很少有人知道,金庸的人生,也是一部跌宕起伏的江湖故事。他本名查良镛,生于浙江省海宁市,祖籍江西婺源。一九四八年移居香港。当代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被誉为“香港四大才子”之一,与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

这么一个大名鼎鼎的跨世纪泰斗级人物,放在哪都是文化的香饽饽,不但当地人觉得脸上有光,而且“文艺搭台,经济唱戏”,绝对是水到渠成。然而不久前却有网友发文恳请浙江嘉兴市相关方面不要拆除金庸图书馆,引发关注。嘉兴学院图书馆馆长曹坚透露,“应该不拆了,市里对此很重视,开了多次协调会”。随后,嘉兴也发文《关于金庸图书馆保护利用的公告》称,“具体保护利用方案正在优化论证之中,我们将坚持传承与弘扬并重的原则,更好发挥其历史文化作用”。

2018年十月三十日,金庸先生离世,这位家喻户晓半个多世纪的老人,看了世界最后一眼,安详的闭上了眼睛。但是金庸这个名字,以及他所带来的精神文化,将会一直存续在人们的心中。正如金庸先生写给自己的墓志铭一样,他的小说,为几亿人喜欢,将来,这几亿人的后代,也会受到金庸先生所创造的武侠世界影响。不只是几亿人,还有更多的人,去了解他的江湖。我们欣喜于嘉兴当地对于舆论关切的重视,也期待能尽快制订相关保护利用方案。事实上,在此之前,就已经有多位专家、政协委员等公开呼吁保留金庸图书馆。

作为中国唯一一座以金庸命名的图书馆,嘉兴的金庸图书馆也见证了金庸与嘉兴这座城市之间的深厚渊源。“嘉兴是我第二故乡,我的祖先查瑜住过嘉兴南门,我爱嘉兴,因此在我写的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第一、二回好多处提到嘉兴府、秀水县、南湖、南湖菱、南湖船、江南七怪、醉仙楼比武、法华寺练功等等。”金庸曾如是说。金庸曾就读于嘉兴中学,即今天的嘉兴一中。此后,金庸也曾多次到嘉兴讲学、投资办企业、赈济洪涝灾害,造福当地民众。对于金庸来说,嘉兴是故乡一样的存在。

“感我桑梓,锡以嘉名,愿尽菲薄,助振斯文。”正是出于与嘉兴这种特殊的情感联结,一九九二年,金庸捐献三百万港元建造了金庸图书馆。但相比这笔建设资金,金庸为图书馆落成写的这句话,更值得珍视。他的第一本书是《书剑恩仇录》,灵感来自于家乡海宁。从第一部小说到最后一部《鹿鼎记》,金庸都以海宁作为背景,无一不透露著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和思念。写完《鹿鼎记》,金庸便宣布封笔了。十七年间,金庸一共写了十五部小说,创造了一千四百二十七个人物,发行量超过三亿册,相关的电视电影也拍摄了超一百部。

虽然金庸图书馆建设于一九九四年,时间并不久远,算不上需要保护的历史建筑,但善待金庸图书馆并非只为纪念金庸,而是重视其背后独特的文化价值。金庸的武侠小说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其文化价值不容小觑。如此前襄阳就曾规划郭靖、黄蓉雕像,嘉兴的金庸图书馆作为作者捐资筹建的图书馆,具有重要而独特的文化价值,怎能随意拆除?保留金庸图书馆,守护的是城市文明,守护的也是文化阵地。

以上内容归星岛新闻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引用。

标签:

热门推荐

猜你喜欢